球盟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实基石,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各地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就是其中重要一项。但是现实中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存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信息技术鸿沟较大、共同体建设机制失灵、支持政策缺乏精准性等问题,导致共同体建设难以取得应有实效。 如何破解这些难点,真正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首先要架构城乡共网、共资源、共师资、共活动、共经费的教研平台,夯实县域城乡信息一体化基础。城乡学校之间的信息技术鸿沟是制约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因素。应按照城乡学校智慧教室标准化、一体化、同步化建设思路,加大宏观统筹力度,树立资源建设的系统观、整体观,逐步完善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长效保障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投入保障力度,并重点向乡村学校倾斜。二是加大对乡村学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力度,建议以约束性规定要求每位乡村教师每年必须接受一定学时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培训,将信息化素养培训作为教师年度必备考核内容。三是摒弃城乡教育“二元化”区分思维的偏见,重塑乡村教育新形象,引导乡村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热爱乡土、回归乡土。 其次,着力打造城乡共维的教师深度协同学习共同体。城乡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是制约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最关键因素。应以协同原则为指导、整合学习中各种要素进行深度学习,激发共同体成员的内在动机、价值观、信念以及教师个体自我成长的愿望等驱动学习,逐步形成超越合作、协作等浅层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系统。具体而言,在学习方式上应秉持设计学习、体验学习、分布式学习、真实情境学习和混合学习等深度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性能上体现深度学习和智慧生成。尊重城乡教师共同体组织运行的内在规律,合理引导多种多样基于地域类、实体类、虚拟类、学科类、管理类、混合类的城乡教师深度协同学习共同体建设。 最后,采取差异化分类支持政策予以动态保障。政策保障是确保城乡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是要尊重区域发展差距、文化差异、城乡差别,以此为依据制定推动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政策。二是在价值层面要明晰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内在价值逻辑。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以城市和乡村教育发展价值的平等观为指导,要在尊重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的基础上,建构教育政策思路。三是在路径层面,要根据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所形成的融入城市化、就地城镇化、乡村现代化三条路径,发展出各自的城乡教育共同体分类指导策略。四是在技术层面明晰城市学校校本课程和乡村学校校本课程两类学校课程的各自独特价值,特别要凸显乡村学校教育的乡土实践价值。五是要加大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政策的执行力度。需要明晰政策描述的发展愿景,政策制定的初衷,充分考虑执行中可能会受到资源、权力、联盟力量、背景条件等制约因素,努力使城乡教师共同体政策涉及的相关人员都愿意积极主动地推进政策执行。 (作者:王淑莲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详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日前,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推动开展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工作。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将如何推进?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高校等相关人士。 10余年来——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自2012年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累计批准新增“交叉工程”专业类1个,新增特设专业286种球盟会,截至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共包含792种专业。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专业结构改革具有数量多、力度大、频度高等特征。 首先,推动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民生所需,支持有关高校增设储能科学与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儿科学、生物育种科学、古文字学等新专业。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将古文字学专业列入招生和培养范围。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古文字学聚焦甲骨学、青铜器学、简帛学等领域。这一专业设置有利于加强我国古文字研究力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中国农业大学新增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培育新兴涉农学科专业,积极推进农林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服务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 其次,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支持有关高校增设未来机器人、医工学、柔性电子学、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等一大批交叉融合的新专业。 北京大学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主动服务制造强国战略,设立了“前沿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增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自主设置人工智能等交叉一级学科,先后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等6个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等5个实体研究机构,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创新结果。 今年,东南大学新增未来机器人专业,这是以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支撑,融合信息、电子等方向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机器人未来技术发展的人才。 此外,在国家战略急需和紧缺的有关领域,支持有关高校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预防医学等专业。 到2025年—— 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改革方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才培养,明确了相对量化的近期目标及远景目标。 “近期目标上,将重点围绕形成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实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进一步提高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并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 远景目标方面,到2035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将更加协调、特色将更加彰显、优化调整机制将更加完善,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有力支撑建设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有的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布局时缺乏科学审慎规划、片面追求‘大而全’,热衷于设置投入少、易开办的专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此次出台的《改革方案》提出了3条原则: ——服务国家发展。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 ——突出优势特色。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形成人才培养高地;做优特色学科专业,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强化协同联动。加强教育系统与行业部门联动,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培养、评价等方面协同,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下一步—— 引导高校深化学科专业建设,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此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工作应如何开展?据介绍,《改革方案》重点围绕学校层面怎么规划设置、省级层面怎么统筹管理、国家层面怎么宏观调控,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改革措施。 学校层面,要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和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省级层面,要加强学科专业设置统筹、严格学科专业检查评价、开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况评价;国家层面,要切实发挥学科专业目录指导作用、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加强学科专业标准建设和应用、强化示范引领、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加强专业学院建设、健全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机制。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了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业界人士认为,高校一方面要秉持分类发展的办学思路,通过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形成独特的学科专业集群,构建适应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另一方面,坚定长期主义的办学定力,制定学科专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球盟会,避免出现学科专业建设政绩工程、浪费办学资源、破坏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潜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工作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入推进交叉融合,培育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为人才自主培养和高等教育更好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民日报记者 黄超 郭可欣参与采写)【详情】
前不久,采访几名即将走上三尺讲台的师范院校学生,问起他们从教的初衷,学生们都不约而同提及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曾遇到过改变自己一生的好老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学生时代这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遇到一位好老师,就如同邂逅了一束光,照亮人生前行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等殷切期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者,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其职业特殊性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师德师风建设,事关教师队伍良好形象,关系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前途、民族未来。 新时代涌现出了张桂梅、黄大年、李保国等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受到了全社会的爱戴与尊敬。但要看到,个别的师德失守现象也时有发生。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对依法推开教师准入查询、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作出规定,并公开曝光了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表明了相关部门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以及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决心和力度。 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准入查询的对象,基本上涵盖了所有阶段的教职员工,既包括大学,也包括中小学;不仅有老师,还有安保人员、勤杂人员等。切实将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融入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引进等环节,才能从源头净化校园环境,保护学生成长成才。 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还需做在日常、严在日常。要严格做好审查工作,将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走深走实走细,明确准入查询怎么用、在什么范围用、信息使用相应的管理责任等。对查询有问题人员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的球盟会,散布、泄露、篡改、不当使用查询获悉的有关信息的,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或者有其他违反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的情形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此外,广大教师要时刻铭记自身使命,不断提升道德水准和个人修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言传身教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希望各方严格落实、共同监督,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闫伊乔)【详情】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以陪餐为名,以陪伴为实,构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聆听学生最线日,新村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村实验小学“新美餐桌校长约”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校长李青春与学生一同就餐、交流,共进美味午餐,共享美好“食”光,共话劳动趣事。[详情]
9日下午,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向未来》栏目重庆采编中心开播仪式在重庆市亚朵文物礼堂举行。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方凤富,四川青少年美育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向未来》栏目执行制片、川渝采编中心主任丁沛霖等参与开播仪式。。。。[详情]
暖心!“丸美”创始人孙怀庆连续5年在母校重理工设奖学金 今年又有近百人获奖
5月8日下午,由重庆理工大学87级杰出校友、丸美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孙怀庆设立的“丸美”系列奖教奖学金颁奖仪式暨座谈会在学校花溪校区召开。 重庆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岚,经济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温静、副院长章晓英,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杨元晔、院长许俊强,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普映、副院长王远强出席活动。 据悉,2002年,重庆理工大学校友孙怀庆创办了中国眼部护理第一品牌“丸美”,并于2019年在上海证交所A股主板上市,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球百强美妆企业。。。。。[详情]
青春当如此!兼善中学于青年节开通青春“赛道” 助力兼善青年实现成长“加速跑”
通过一本日记本,兼善青年“对话”“五四”青年球盟会,时空错乱中,104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在舞台上重现...... 5月4日,正值五四青年节,为了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引导兼善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激励下,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实干作风,重庆市兼善中学在本部校区举行了“践行党的二十大,传承卢作孚精神”之“青春赛道,当‘燃’有我”五四文艺晚会。 当天,朗诵、舞蹈串烧、汉服秀、话剧、说唱、相声、魔术表演等16个节目接连上演,兼善青年尽情绽放独属于他们的“热烈”,在现场掀起一浪胜过一浪的青春热潮。。。。。。[详情]
大渡口区“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启幕 聚焦“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这些闯关游戏太有意思了!在挑战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也成长了,像从一颗种子变成了一朵小花......” 5月5日,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操场上热闹非凡。一个个点位前,聚满了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验的实小孩童。他们或手挽手,或肩并肩,在“护苗行动”“携手前行”“绽放的生命”“同舟共济”等游戏中体验坚持、互助、信任的力量。。。。球盟会。[详情]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 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赴延安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高质量推进内涵建设,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顺利召开2022-2023年度工作会
▪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 会关于组织收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2学术年会直播的通知
▪践行绿色发展厚植生态底色!南坪中学教育集团“校园小课堂”走进广阳“生态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