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6月3日至4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学术论坛在京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宣布会议和学术论坛开幕球盟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韩进、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民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著名传播学者作了学术报告。会议由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主持。
在年会的学术论坛上,来自全国教育行业的专家和媒体人就如何传播“教育新闻”,交流经验,凝聚共识,为教育新闻传播一齐发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宣布会议和学术论坛开幕。
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创会理事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主流舆论引导手段要创新方式方法,舆情危机要以“真”化解。
王旭明表示,教育新闻传播要实现“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目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教育新闻传播受到千家万户的关注,要使教育新闻传播让受众入心入耳,就要讲好“中国教育故事”。运用舆论传播手段、特别是互联网讲好中国教育故事,考验的是教育新闻传播的“真本领”。教育新闻传播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实操演练,掌握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的“真本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传播领域突发的舆情危机,一些当事机构回应社会关切及不及时、处置得不得当,不仅会对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教育领域的整体形象。就应对舆情危机,王旭明开出了一个“处方”——真!这不仅包括及时公布“真相”,而且也必须抱着“真情”,表达出“真感情”,与受众“共情”,把话说“好”说“真”,将受众争取到“主流舆论场”。
教育新闻传播专委会理事长、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球盟会、博士生导师万安伦:师生应该成为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的“主力军”。
对于教育新闻传播来说,在融媒体时代,除了官方主流媒体,师生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传播者”,因此,师生的媒体素养,直接影响到教育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进而影响“中国教育故事”的“舆论场和能量场”。传播中国教育主流声音,师生这个“上亿级”体量的传播主体的媒体素养培养不能忽略。另外,在传播技术发生颠覆性变革,受众的接受习惯、心理也随之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传媒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这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解决新的问题,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也需要改革,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传媒人”。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是教育新闻传播的一个受社会关注度高的“舆论场”。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基本都是未成年人,是社会重点保护的“对象”,也是教育新闻发生的源头之一球盟会。传播中国基础教育的“好声音”,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内容。我们力行把“爱的教育”播撒到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中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就演绎着很多爱的故事。基础教育学校,运用互联网多媒体传播,让世界听到中国校园里真实的“爱的教育”的故事球盟会,是“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的重要方式之一球盟会。同时,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学生从小就接受“媒介素养培养”也是教育新闻传播应当担起的责任。
融媒体传播是当代传播学研究与实操的热点也是难点。现在全国的媒体机构都在“融”——目前阶段还只是组织机构的“融”。而受众由于接收信息的工具已经集成为一部手机,“一部手机,多平台获取新闻”成为常态,这倒逼新闻采集、生产、发布建构新的模式,一体化集成发布,真正使新闻采集、生产、发布的各个平台有机相“融”,实现新闻信息供给的“全息性”,给受众更丰富、更全面、更便捷的“一站式”接受体验,对新闻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技术提出再造的要求,同时,也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融媒体素质”提出全新要求,媒体机构的从业人员如果缺乏“融媒体技能”,“融媒体”还不能真正实现。因此,作为新闻传播教育和科研高地的高等院校,应及时顺应时代之变,信息技术革命之变,特别是在培养融媒体素质专业人才上发挥所长,助力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