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盟会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深入贯彻习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一起来看三位专家的观点——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两个重要文件的相继出台,让我这个经历了科学教育课程改革风雨的教育老兵,感到了科学教育春天到来的气息,更看到了通过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撬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希望。
中小学科学教育,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毫无疑问是必需的;而为培养每个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更加不可或缺。因为科学技术的影响早已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科技素养直接关乎每个人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与基本的读写算能力一样,早已成为一个人基本的文化素养。
新世纪我国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基本遵循就是科学文化素养理念。如小学科学,就是一门培育小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国家课程。可它在不少学校被当成“副科”,甚至被随意挤占。在教育“双减”中强调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球盟会,就是要改变其实际地位与其教育功能、育人价值极不相称的现实,进而从“育分”转向“育人”。这样的转向,正是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要过的“坎”。长期被人为边缘化,源于其在高利害考试中的不利地位,这反而让科学教育更有可能成为撬动课程教学改革真正得到深化的杠杆。对此,科学教育人充满期待,一直在创新实践的路上。
加强科学教育、提升科学素养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由于科学教育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性,采用跨学科主题学习方式推进科学教育,对于培育中小学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要“跨目标”。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等综合素养。因此,科学教育应以核心素养为主线,设立“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双层目标,让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提升其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要“跨内容”。科学教育的跨学科实施,一方面需要将科学教育领域中的内容进行组合,找准学科课程与跨学科课程之间的边界,以建立更完整的知识图谱。另一方面,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领域的科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强化学科间内容的横纵关联球盟会球盟会,形成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
三要“跨方法”。落实科学教育需要超越简单组合知识与学科核心概念的方式,寻找指向知识重构、跨学科概念形成、思维深化和素养发展的跨学科科学教学的路径与策略,灵活运用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综合性的跨学科教学方式。
四要“跨场所”。科学教育的开展不能局限在科学课堂之中,需要教师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将课程内容和科学教育内容相结合,用好社会大课堂,充分利用好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场所,用好校外的科学教育资源。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两个文件相继发布,重在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发展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球盟会,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也就是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
为此,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各个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实践理性教育,强化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实践理性旨在寻求一种直接的行动方法,是人类理性之根;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理论理性的教育。理论理性指以无功利的好奇心寻求对世界的理解。在理论理性功能中,理性只为自身服务,出于自己的主导兴趣而前进。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的激发离不开理论理性的教育球盟会。